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加入学前教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已经一年有余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也成长了许多。从最开始站到讲台上的紧张到如今的游刃有余,离不开同事对我的帮助,当然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自己也有了很多进步。
自加入学前教育与艺术教育学院以来,我任教了《大学语文》与《幼儿教师口语》这两门学科。《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陶冶情操的一门学科,因此需要教师自身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在一开始的备课过程中,我只局限于课本知识,认为只要把课文讲给学生就可以了,但后来我发现这种备课方式是不可行的,因为只给学生讲解课文内容,学生并不能去对传统文化以及一些价值观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没有达到“育人”效果。《大学语文》这门课的意义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即通过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去理解课文背后的深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因此,我在日后的备课过程中,不再只是单纯地备课文内容,也会去挖掘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课文所体现的价值观。此外,我也会在备课的过程中根据班级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对课文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调整了自己的备课思路之后,我感觉到学生们的听课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教师口语》这门课则是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备课以及授课的过程中,我很是注重学生的反应和感受,尽可能多的把课堂教给学生,一开始在教授这门课的时候,我自己也有些拘谨,不好意思给学生做示范,所以我就发现学生也变得很扭捏。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好地体验,我在私下里会对着镜子进行一些练习,逐步打开自己,经过反复多次地练习之后,我就能很好地给学生进行示范,学生也变得大胆起来,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当然,在教学中不仅仅是把课上好就可以了,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状态,记得我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有一个班总有几个学生不好好听课,总是扰乱课堂秩序,一开始我的应对措施只是单纯地发火,可这种办法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并不是长久之计。后来我就对这几个学生进行了观察,我发现这几个学生跟同学的关系都很好,也很积极地帮老师做事情,所以我就改变了应对策略。我开始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多和他们进行互动,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转变自己的身份,从朋友的角度和他们进行聊天,果然,这几个学生有了很大的转变,课堂上不仅能够认真听课,而且十分积极主动,甚至还能帮我维持纪律。所以自此之后,我就很注意关注学生,开始和学生聊天,了解她们的想法。这个做法我一直延续至今,直到这学期我还会在课余时间跟学生聊天,走进学生的生活。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也在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在今年取得了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还指导学生参加了“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取得了三等奖的成绩。此外,我也一直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不断地钻研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在工作中,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参加各类政治学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真挚的事业心,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未来我也会继续学习。
在教育工作中,我深知:所有成绩属于过去,明天依旧任重道远。今后,我将继续扎根在教育事业的沃土中,以高标准、高效率来严格要求自己,分离追赶超越,服务学生,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