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追赶太阳的人
舞蹈教研室 潘雨佳
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叫做“但事耕耘,莫问收获”;有一种崇高的境界叫做“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一种敬业的精神叫做“春蚕到死丝方尽”。
我是一个朴素的青年女性,一个放在人群里不会引人注意的人,只因选择了“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今生有幸和这些美好结缘,享受人们的尊重和赞美。
我是一名普通的舞蹈教师,注定在职业生涯中要用知识去播种每一分稚嫩的心田,要用爱去浇灌每一个幼小的心灵。我是一名军嫂,注定在家庭生活中要侍奉老人,以后也将抚养幼子,努力为家人撑起一方晴空,做好丈夫的“大后方”。特殊的家庭模式,注定我们的生活不能稳定不变。
在以后的日子里,也确实如此。由于家庭的原因,我的工作环境也多次改变。在县城里的高中,曾带领学生翻越书山遨游题海,直面备战中考的洗礼;在乡村里的小学,曾品味着泥土的芬芳,呵护着幼小孩子纯真的笑脸;现在又来到问鼎在线,穿梭于城市的林立高楼,车水马龙,正陪伴着大学的花季少年灿烂绽放。无论生活如何变迁,环境如何改变,我庆幸自己始终没有停止过追赶的脚步,依然坚持最初的职业选择,依然在三尺舞台,初心不改!

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
虽然只有三年的教学经历,但是值得回味的东西太多太多,记不清多少次为学困生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满怀信心迎接挑战;记不清多少次与思想开小差的学生促膝长谈,引导他们迷途知返;记不清多少次擦去失败的学生脸上的泪水,鼓励他们重头再来;记不清多少次为成绩优异的学生颁发奖状,为他们的成功喝彩;记不清多少次与家长耐心沟通,缓解他们的焦虑,消除他们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记不清多少次和学生一起准备学校组织的活动,和他们分享胜利的喜悦;记不清多少次满怀欣喜地迎接新生,又依依不舍地送走毕业生……
从学生口中的知心姐姐到温情阿姨,岁月匆匆而过,带走了我的青春,却不会改变我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关爱的初心。“爱出者爱返”,每天收获的感动早已涂满岁月的画卷。学生一声声有礼貌的“老师好”“老师再见”“谢谢老师”,这难道不是最动听的音符?学生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不断进步,难道不是对教师工作最美的礼赞?课间的一杯热茶,节日的一句问候,嗓子哑时的一片草珊瑚,甚至那些作业本里夹着的小纸条,亦或亲手做的小礼物,难道不会让人眼角湿润,幸福感爆棚?
“老师谢谢您!我这个舞蹈动作我终于学会了了!”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来自一个舞蹈基础非常差的学生。这个学生其他都非常优秀,就是舞蹈总是不入门,我用了很多办法带着他感知舞蹈的乐趣,通过联箱记舞法、趣味练习法、即兴发挥等激发她对舞蹈的兴趣。一学期的努力,在优异的成绩面前,我们都很欣慰。
“潘老师,我是您的学生”这是我最惊讶的一次。学生毕业了,我换了工作地点,好像一切就尘埃落定,联系就中断了。可是一年后,这些有心的孩子竟然多方打听到我的微信号和联系方式,再次联系到我。“老师,终于找到您了!一瞬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感动莫名。当年自己一份小小的付出,竟让学生们记了这么久。在当年的学生心中我依然是被信任,被尊重的老师!我真的觉得教师这份工作无上崇高,无比光荣!因为它可以让我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育是寂寞的事业
昏黄的灯光,厚重的文案,疲倦的眼睛,匆匆的脚步,这些都已相伴我很多年。当教师就是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当教师,就是甘愿做一颗小小的铺路石,为学生筑起五彩的道路。正如泰戈尔的诗“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是要像绿叶一样默默烘托花的娇艳,默默孕育果的甘甜。经得起诱惑,忍得住寂寞。
在挥金如土,灯红酒绿的场所里,寻不到老师的足迹;在荒诞不经,荡然不羁的新潮一族里,看不到老师的身影。在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里,我们甘愿寂寞,守候一方心灵的净土。一腔热血,两袖清风,三更灯火,四壁清辉,是对这个职业最好的诠释。没有令人羡慕的权利和财富,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地位,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有的只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执着。有的只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忠诚。
往日的青春飞扬,在三尺舞台上,日复一日随着粉笔尘飘飞衰褪;往日的英姿勃发,年复一年伴着伏案疾书也不复挺拔,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承载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每当看到莘莘学子金榜梦圆,每当听到千家万户子女成才,每当享受着新时代最优秀的建设者创造的高科技,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宏伟蓝图上我们也曾增彩添色;我们无愧于自己的使命,今生无悔!
教育更是美丽的事业
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块空白的土地。老师的使命就是在他们的心田里播下金色的种子。老师的关爱就是在他们心田里播下热爱生命的种子;老师的宽容就是在他们心中播下善待生活的种子;老师的专业知识就是在他们心中播下渴求新知探索未来的种子;老师的期待和鼓励就是在他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当这些种子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时,就能开出世间最绚丽的花朵。
教育不是疾风暴雨的涤荡,而是春风化雨的渐染;不是严霜厉雪的摧残,而是润物无声的感化;不是千人一面的雕琢,而是因材施教的发展;不是一架架考试机器的打磨和锻造,而是人格、情感、意志、知识以及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份充满爱与付出的工作里,师德的作用尤为重要。
每个学生都具有可塑性,不论智力高低,长相美丑,脾气温躁,成绩优劣,家境贫富,我们都会一样关心,一样疼爱,一样劝勉,一样教导。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请相信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理由,每一片草都有变绿的时候。
因此我们深信这份来自教师的爱必须与众不同。它是严厉与温和的有机体现,它是理智和热情的巧妙结合。它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复苏;它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封的感情也会消融;它是缕缕阳光,即使荒芜的心田也会鲜花盛开,遍布芬芳。
作为一名教师,我每天固守着别人无法理解的平凡和艰辛,也收获着别人无法体会的幸福和满足。爱在左,责任在右。没有责任感的爱像浮萍,总是随波逐流。我要做满怀爱与责任的老师,走在生命的路上,在两旁随时播种,随时灌溉,随时修剪,使穿枝拂叶的学子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幸福。左手握着爱的印章,右手拿着责任的清单,用真诚的心在责任的清单上刻下爱的印迹,也以责任的名义将爱进行到底,做个幸福的追赶太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