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又到了。“5.25”音译为“我爱我自己”。爱自己,是这些年流行度非常高的一个短语,它也成为很多商业广告的热词。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爱自己吗?怎样才算是真正的爱自己呢?
爱自己,首先是完整地接纳自己。心理学大师荣格曾说,“与其做一个好人,我宁愿做一个完整的人”。完整的人,是缺点和优点并存的人。我们的教育似乎总在引导我们走向“完美”,但从现实层面上讲,这是不大可能的,或者说我们只是在无限的接近它。“人无完人”,所以,每个人都有缺点,都有不如人的地方。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是,我们自己坦然地接受它,而不是刻意地掩盖它或是压抑它。例如,有的同学嫌自己个子不够高,所以总是喜欢穿高跟鞋,但是穿高跟鞋又觉得很不舒服,这个时候心理就是很矛盾的。现在很多女同学每天早晨起来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化妆。我不是说化妆这件事情不好,而是要看到化妆行为背后,可能暗含的心理是:我觉得自己不够漂亮,所以我想让自己变得更漂亮一些。当我们能够接受自己不够漂亮,或者没有自己想象中的漂亮时,我们心里可能会有些许的失落和难过。但是,当你看向镜中素颜的你,这就是你啊,这就是自己!那就是最真实、最自然的自己啊。你可以选择化妆或者不化妆,同样自信,这都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时候化妆也好,不化妆也好,对你来说完全是“随心所欲”,你的心是不被这件事情束缚的,也就少了很多羁绊,多了一份洒脱和自由。
爱自己,是心甘情愿地做事情,心甘情愿地爱他人。我看到过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心里想,“你看,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都没有看到!”这个时候,内心是委屈的。所以,爱自己,就是懂得这些事情是我自己要做的,而不是别人要求我去做的。我们做这些事情,自己会感觉到幸福、有意义,感到自我满足。比如说,做家务,因为自己喜欢干净整洁的环境,所以才愿意付出辛苦,让自己觉得舒服,而不是为了等待家人的一句赞许和认可。渴望得到认可和赞许是孩子式的心理,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是自我奖赏、自我满足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得到他人的认可不重要,而是,当没有他人的奖赏和认可时,我们依然可以自我奖赏、自我鼓励。
在疫情防控时,被要求戴口罩,可能最初是被动和无奈的选择;一旦我们认清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时,我们会懂得,这是在珍爱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这样的行为也就变成了一个“我主动要去做”的习惯。
爱自己,是使自己的心灵不断得到净化,不断滋养自己心灵的过程。发自内心地一个微笑,安静地读一本好书,精心地准备一顿早餐,用心地去听一次课。在当下,当我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心在哪里时,知道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时,我们也就能够全然地生活着,幸福地生活着。